对于美食的概念,总是有着不同的理解,而来自家乡独有的美味,是所有人内心的牵挂。
翻开吉林市的美食档案,在街巷、在门店、在山村、在松花湖……
煎粉,一种说不出传承的小吃,虽然,只是使用最简单的淀粉作为原料,却是每一个吉林市人的偏爱,成为这个城市的小吃招牌。
满族八大碗,讲述的是满汉全席的渊源,从山珍海味到地方名食,依旧还镌刻着一代王朝的荣耀与沧桑。捌佰元的价格不算奢华,是年夜饭的首选。
一步之遥,老江城饭店,则是新中国计划经济时代的缩影,干烧鱼、溜三样、汆锅底、香酥鸡。些许传统老菜,无不散发着记忆中的味道,牵动出经年往事故旧情怀。
牛马行饸饹条铺子,演绎的是从铁棚子到文化遗产的传奇;百年字号的老白肉馆,东北酸菜乌拉火锅,新兴园饺子、朝鲜族大冷面、西春发灌汤包,纷纷在较量着传承的故事与文化的厚重;
杀猪菜、包饺子、粘豆包,是乡村故土情感与年味儿的凝结;撸串子,是家宴之后好朋友之间相约小聚,不需多说的默契;对美味的追逐,源自人类对食物与生存的尊重,从舌尖到心间,从岁月到眉头。
作为丰满万事发鱼餐馆的第五代传人,周大鹏对松花湖有着无限的感激,正是这方苍茫湖水无私奉献的三花一岛鲜鱼,成就了这个城市最值得炫耀的美食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