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天的研讨会上,来自美术界和理论界的专家学者薛永年、王镛、张晓凌、王鲁湘、尚辉、陈池瑜、郑工、丁宁、高天民、张惠明等围绕相关问题进行了研讨。与会专家认为,杨晓阳的大写意理论是中国写意精神的延伸和总结,是建立在当代艺术创作实践上的理论升华,对于当代中国画创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杨晓阳的大写意理论认为,写意是一种方式、途径、类型,写什么意是关键,其核心精神就是“大美为真”。杨晓阳认为画境是中国画创作的特殊境界,有别于西画,因此提出了五种画境:形、神、道、教、无。在具体的创作技巧方面,他还提出用笔的四个步骤:写实、取舍、变形、忘形以及水墨画的五大技法:勾勒法、勾皴法、泼墨法、破墨法、积墨法等。
通过此次研讨、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杨晓阳对于中国大写意理论的总结十分必要和及时,在当代中国画创作多元的背景下、重视大写意理论的建设及实践的结合,对于推动中国画创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