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事三馀——怀一、姚震西、乐祥海中国画作品展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幕 6日,由北京画院主办的“绘事三馀——怀一、姚震西、乐祥海中国画作品展”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幕。北京画院院长王明明、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李小可、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北京画院副院长吴洪亮主持。参加本次展览的三位艺术家怀一、姚震西、乐祥海,是在北京画院不同工作岗位的工作人员,分别从事研究、出版和管理策划等领域,绘画只是作为他们生活之余的业务爱好,或许正是这诸多的“画外之功”,汇集成他们在艺术创作中的一片灵感净土,从而形成今日展览中颇为可观的艺术面貌。 参展作者怀一身上有一种传统式的文人气息,痴迷于文房雅玩,追求宋元文人画好画风,尤其受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金农影响最大,在他看来,“画画是茶余饭后一本正经的闲事”,在绘画中,这种“正经”则转化为画面中物象的精致典雅、设色的古朴纯真以及构图的安静祥和。 姚震西修养全面,个性平实、内敛、沉稳而不失包容和大度,他的笔下尽是司空见惯的杂花野卉,表达语言源自传统,却以轻松形态表现出来,追求花鸟画清新自然的感觉。 乐祥海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和社会体验,对中国画创作及传统有独到见地,他画他眼里的世俗百态、各色人等,生动传神。他的作品不追求对风格的刻意表露,奇绝轻灵,洒脱爽率,他将不同的人物形象赋予不同的形式语言和笔墨性格,因此,言说的既不是画中的人物,亦非预设的画面主题,而是笔墨自身。 三位艺术家长期以来在艺术创作领域以外所进行的多层面的工作在帮助扩宽自身眼界、格局的同时,亦促使他们在思考创作时能更加专注,不受外界侵扰。 正如李小可在开幕式上所说:“怀一、姚震西、乐祥海在学术心态上,能比不少专职画家都更加深入地沉浸到对东方文化的关注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