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继代表提案

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 张继
提案一:关于建议跟踪检查、督促落实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通知的提案
2017年1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工程的意见》的通知,可以说非常地鼓舞人心,振奋人心。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人民政府及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解放军各大单位、中央军委机关各部门、各人民团体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通知指出,实施该工程“对于传承中华文脉、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通知还就总体要求、主要内容、重点任务以及组织实施和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意见,非常全面而深入。比如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个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全领域。并且要求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综合运用报纸、书刊、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站等各类载体,融通多媒体资源,统筹宣传、文化、文物等各方面力量,充分发挥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群艺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机构的作用。
通知明确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出发,坚持全党动员、全社会参与,切实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摆上重要日程,把各项任务落实到实处,落实到农村、企业、社区、机关、学校等城乡基层。
通知还明确提出了奋斗目标,要求到2025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基本形成,研究阐发、教育普及、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传播交流等方面协同推进并取得重要成果。
据初步调查,自该通知印发一年多来,许多地方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布署,认真落实。但也了解到,由于这一传承发展工程范围大、类别广、任务重、层次多,一些地方工作推进缓慢。如果不加大落实及监管力度,到2025年很难见到明显成效,因此提出如下两点建议:
1、建议各级党委、政府建立行之有效的跟踪检查制度,并依据落实及进展情况,开展调整、完善等推进性工作。
2、建议各级党委、政府制定切实可行的绩效考核制度,尽量做到责任到人,并根据具体效果进行相应的表彰和处罚。
经济和文化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如果各级党委、政府能够真正把该通知精神抓实、落实,能够像对待扶贫工作一样把该项工作抓紧、抓细,相信中国一定能够早日由文化大国迈入文化强国。
提案二:关于推进当代高等书法教育发展的提案
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及高等教育的改革创新,我国的高等书法教育得以振兴并取得了丰硕成果。据统计,全国目前已有150多所高等院校先后开设有书法专业本科、硕士、博士及博士后教育。经过多年实践,许多院校在书法专业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创作实践等方面均取得了突出成就,初步实现了作为独立学科的基础和条件。我国高等书法教育已完成从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到博士后及艺术硕士、研究生课程班、外国留学生等系统教育层次的构建,并逐步走向规范化、专业化、系统化和学术化。但经认真调研,大家认为仍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1、统一教学大纲,规范培养方案
目前,全国高等院校书法教育的状况是教学大纲、培养方案、开设课程没有统一要求,有的侧重于文化素质,有的侧重于实践技法。总体来说,综合类、师范类院校的书法专业,相对比较侧重综合文化素质。这些院校的书法专业所开设的非专业辅助课程有:大学语文、古典文学作品选读、古代汉语、古文字基础、中国古代文学、写作、诗词格律与写作、中国文化概论、应用写作、新闻采访与写作、文献学、心理学、教育学等;而美术、艺术院校的书法专业则接近于美术学科,相对侧重于培养本科生的艺术实践和创作能力。这些院校书法专业所开设的非专业辅助课程有: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中国画论、美学、山水画、写意花鸟、白描花卉、色彩构成、版式设计、计算机美术、素描、色彩等。有的院校还开设有硬笔书法、中国通史、中国哲学史、西方美学史等课程。
思考与建议:考虑本科阶段学生应重点掌握书法专业比较共性的相关知识与技巧能力,这样更有利于长远发展及下一步的特色培养。因此,建议教育管理部门尽快组织有关专家制定全国高校书法专业本科阶段教学大纲,统一规范培养方案,同时留出一定空间以照顾不同类型院校的办学特色及资源优势。
2、充实师资力量,实行开门办学
书法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及人才培养,师资是关键,是决定因素。目前全国高等院校书法专业教学点的师资力量、科研能力、教学成果和教师创作水平很不平衡,一些资深的名校及具有比较成熟教学体系的院校远远走在前面,而有的院校则顾此失彼或因人设课,具有一定程度的局限性和随意性,难以达到好的效果。
思考与建议:为了克服和解决高等院校书法专业教师欠缺和教学局限性问题,除争取国家给予重视并充实在编教师队伍外,建议适当加大开门办学力度,各高校之间资源可整合与共享,同时重视社会上专家及高水平书法创作、展览资源的引进和利用,更有利于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优秀专业人才。
3、加强专业建设,重视人才培养
自2011年教育部将书法纳入中小学课程以来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书法教师严重缺乏、教师队伍极不稳定、教师水平悬殊很大、教学质量难以保证、课程设置有名无实等问题非常突出。
思考与建议:(1)建议全国各类师范院校创造条件,引进人才,积极申报书法学本科专业,培养更多的中小学书法师资。(2)建议全国各类师范院校为在校各专业学生开设书法课,加强书法文化修养,强化三笔字(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训练,提高书写能力。(3)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出台政策切实解决全国中小学书法教师编制问题,以便优秀的书法专业毕业生能够顺利进入中小学任教。
有专家预言,再过十到二十年,中国书坛上最具话语权的将是全国各高等院校培养出的书法专业博士、硕士和本科生等,他们是建国以来真正意义上科班出身的书法专业工作者,也将成为未来中国书坛理论研究、书法教育和书法创作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