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绘画从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上半叶,是从浑融大成走向跋涉寻觅的变革阶段。其承袭晚明绘画之“古意”,至清中后期“乾嘉之学”之“变局”,再经历民国时代之“百家争鸣”,呈现一种别样的绘画之气象。大千气象——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精品展,以馆藏精品为线索,梳理中国传统绘画,聚焦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前期的中国绘画求变之格局。
10月10日,大千气象——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精品展,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廊坊馆开展。展览精选中国画藏品五十九件(套),自乾嘉时期至20世纪上半叶,跨越二百余年,探求与呈现绘画作品丰富面貌中所蕴含的“大千气象”。展览分为“传神阿堵”、“质有趣灵”与“雅俗同芳”三个板块,其中囊括徐操《雀屏中选图》、任熊《瑶池祝寿图》、齐白石《菊酒延年》、张大千《仿王蒙山水》、《檞树双猿图》等极具学术影响力的精品力作,展示这一时期人物、山水、花鸟三大画科的风格与流派演变,挖掘探究作品背景与艺术家经历之间关系。
中国绘画艺术底蕴深厚,生生不息,可谓“大海波涛阔,千峰气象雄”,对经典绘画价值的挖掘,是一个巨大的文化课题。本展览从一个中西文化碰撞时期入手,以期为社会公众理解中国绘画的文化根基提供一个有益的角度,使广大观众对这一时期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与变革有较为深刻的了解。并以此为契机,深入探寻每件藏品的精神内涵及艺术价值,以推进中央美术学院馆藏作品的研究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