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改琴
张改琴
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
两弹一星颂
一九六四年十月十六日,罗布泊升起了蘑菇云,雷霆万钧,撕裂大地,山崩地裂,响彻长空。刹那间,一空天声传四海,万道光映东方红。那一刻,千年黄沙腾飞起,万里戈壁生雄风。此后,长剑倚天,重器御强敌惧退,中华振奋,十忆儿女欢太平。祖国盛昌民富康,吃水不忘掘井人,建党百年同欢庆,昂首傲立民族林。
为书画频道仰山雅集而作,辛丑春,张改琴。
展 播 作 品
安文丽
安文丽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女书法家委员会委员,甘肃省书法家协会主席
尊敬的改琴主席:
您好!值此三八国际妇女节来临之际,我谨代表甘肃书协向您致以节日的问候,感谢您为甘肃书法事业做出的积极贡献,感谢长期以来对我的关心、帮助和教诲。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甘肃书法在各级领导和历届书协班子的共同努力下繁荣发展,逐步迈入书法大省行列。作为新一届省书协主席,我深感责任重大,丝毫不敢松懈大意,但我相信有您和各位领导、同事的帮助、支持与鼓励,我有信心团结带领书协班子强弱项、补短板,弘扬甘肃精神,着力推动甘肃从书法大省向书法强省迈进。
我们欣逢盛世,共同见证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以书法的形式讴歌党的丰功伟绩,甘肃书协拟举办“翰墨陇原·百年华章——庆祝建党一百周年主题书法作品展”,特向您约稿,并请您对本次展览的组织、策划提出宝贵意见。
一木难成林,一花不是春。甘肃书法强省的创建,需要全体甘肃书法人的共同努力,特别需要像您这样德艺双馨的知名艺术家把舵稳航,因此真诚希望您一如既往地关心、关注甘肃书法的发展,并请对我的工作多提意见和建议。
敬颂春安。
文丽顿首,辛丑正月二十五于雪斋。
展 播 作 品
周志高
周志高
上海中国书法院院长,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
说句心里话——建党一百周年感怀
书画频道诸位领导好:
今年七月一日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举国上下,热烈庆祝,各种活动频频举办。书画频道以传统的信札活动表示,令人耳目一新,十分亲切,同时也是发扬民族国粹的好形式。
我是出身在扬州地区农村的贫苦农民家庭里,一九五六年,十二岁时迁至上海读小学六年级,初中三年和上海出版学校美术专科班四年均是享受助学金,从青少年时代就感受到党的温暖。十六岁加入共青团,一九七二年,时年廿八岁时入党,并任书画出版社书画编辑室副主任,至今已有近五十年党龄了,可以说每前进一步都离不开党组织的关怀和指导。
一九七二年,毛主席发出了“学一点书法”的指示,随后我组织了上海市工农兵书法作者通讯员活动,每月一次,直至“文革”动乱结束,一百五十余名通讯员转成上海市书法篆刻研究会会员,后又成为市书协骨干。这在全国是仅有的特殊现象。(注:见一九七二年十一月四日《文汇报》“学一点书法”)
一九七七年,我写信给郭沫若,请他为创刊的《书法》杂志题写了封面。创刊后,一九七九年举办了首届全国群众书法大赛,百岁老人、光绪末代秀才苏局仙获一等奖,影响甚大。汪道涵、江泽民市领导均先后去看望老人。一九八0年,《书法》杂志又主办全国第一届书法篆刻大展为中国书协成立大造舆论。一九八一年五月,中国书协在京成立,本人被推选为十九位常务理事之一,时年三十六岁,为最年轻者。发展至今,还只乘(剩)三位:沈鹏,夏湘平和我没有到王羲之处报到。一九八一年十月,《书法》杂志又在绍兴兰亭举办全国首届书学理论研讨会,舒同、沙孟海正副主席主持。一九八三年与一九八七年又先后举办全国首届篆刻评比和全国中青年“书苑撷英”大赛,先后五次全国第一的活动为当代书法复兴作出了贡献。
二00三年五月,非典猖狂时奉命借调至京任《中国书法》杂志主编,请回启功先生任首席顾问。改版,提高质量,采取创新经营措施,成为中国文联系统、近四十家报刊出版社系统双效益先进单位。四年后我离任时,从原先亏二万元到盈余二百多万元。二00四年动员刘炳森出资一百廿万元,无偿赞助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与《中国书法》杂志合办的二期全国优秀中青年书法家硕士研究生课程班,培养了二百位优秀学员,第一期毕业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汇报展览,影响巨大。其中有三十多位特别优秀学员自动组成了“慕鸿书社”,每年展览、学术研讨已有十六届,其中成为兰亭奖(获得者)、中国书协理事、省级书协主席或副主席者十多人。我每届均参加活动,虽为老师、顾问身份,但实质能者为师,不少人已是我心目中的老师了。在京八年,后三年多,组织财力、人力,调动各省书协积极性,合力编辑出版了中国文联属下十多个协会唯一的近六十年书法大事记(一九四九至二00七),出版时正式名:《书坛记事》三卷本,二百万字,一千五百多张图版,由文物出版社隆重推出。这本文献资料的汇编,填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书法史的空白,意义重大。
二0一0年,我回到了上海,在各级党组织的关怀下,先后被选为上海市书协主席和上海市文联副主席,在位八年,重点做了二件事。一是健全市十六个区级组织正常开展工作,并成立市级书协直属十五家专业委员会和工作委员会,使十二位副主席,卅位主席团委员(常务理事),一百多位理事均有组织冈(岗)位,均能发挥积极性,使每月上海书坛均有大小活动。二0一一年,集资一千万举办全国第十届书展,在位的全国政协副主席李金华特地由京飞沪出席开幕式。二0一二年,在沪举办全国理事会。二0一三年,举办上海国际书法节,联合国委派二名专员至松江,出席潘基文秘书长为首的廿多位各国书法家作品和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为首的廿多位外交官书法家作品的联合展览,轰动了海内外书坛。二0一五年,全国人大原委员长吴邦国及中宣部、文化部、中国文联领导出席海派书法进京展,使上海的书法在全国又扩大了影响。主持上海书协还重点做(的)第二件大事:落实二00七年习近平任上海市委书记时,在海派书法首次晋京展、回沪汇报展时指示:要把书法打造成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名片之一。为此,我提出“海派书法全球行”的口号。从二0一二年开始,首展联合国,随后出访交流、办展于德、法、奥、俄、韩、柬、泰、印尼、马来西亚、日等欧美亚三大州(洲)十多个国家。在莫斯科,文化部女副部长告知我们:“这是你们(中国)第一次书法代表团带作品展出来俄访问!”著名世界的列宾美术学院,其博物馆展出的二幅水墨画及书法,竟然将日本的标识为中国书画。在法国巴黎大街旁休闲喝咖啡的老人,当我们问他们东方的书法(毛笔字)是哪一个国家的?回答竟然是日本。令人感慨万千!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任重而道远啊!
现我已退居为市书协名誉主席并兼任民办的上海中国书法院院长,继续发挥余热。至今虽有四十余种专著或合著出版物,但缺综合性的一本专著,正在编辑中。上海市文史馆负责人已约口叙书法当代史,择时进行。计划二三年后,八十时筹办师友书法大展。总之,生命不息,努力不止,为书法事业奋斗终生。
以上是我一生书法史的简要回顾,虽取得一点成果,但说句心里话,没有党的培养,穷小子将一生无望见阎王。尤其是现在,对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视,对书法国粹的发扬是建党百年来最好的时期,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是特别感到自豪的,当努力奋斗习近平新时代的!
最后,敬录四句歌词结束,并请诸位指教!“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母亲只生了我的身,党的光辉照我心。”
顺致
敬礼!
海上周志高敬上。辛丑之春二0二一年三月十三日。
展 播 作 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