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客户端官方微信号 WAP版 登录注册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书画频道-美术新闻

翠竹凌云——书法名家精品拍卖专场开拍 2021年05月17日   来源:书画频道   浏览量:7647



开拍时间:5月15日22:00
截拍时间:5月22日21:00
敬请收藏,期待您的参拍!




扫描识别二维码进入网拍小程序
拍卖热线:400-818-8383


    在举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的指示精神,促进艺术品消费市场繁荣发展,持续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艺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让文化艺术如盛夏百花齐放,提升人民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
    面对乱象丛生的艺术品市场,书画频道肩负社会责任与时代担当,在业界高举艺术品保真旗帜,本着为藏家终身负责的诚信原则,立足学术,打造高端艺术品收藏平台,全心全意为用户服务,彻底为用户解决从艺术品流通的信任危机,为规范行业秩序起到了引领带头作用。
    书画频道网络拍卖平台自2020年9月上线以来,得到全国各地优秀艺术家和收藏家的广泛支持与关注!
    2021年5月15日22时,书画频道携手著名书法大家夏湘平,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国家画院专职研究员洪厚甜,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张志和,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张公者,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北京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孟繁禧,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书法系博士生导师倪文东,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五、六、七届理事、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高军法,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徐右冰,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张红春,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北京书协副主席方放联袂推出“翠竹凌云——书法名家精品拍卖专场”,呈现10位书法名家挥毫畅书20幅书法精品。




夏湘平

    夏湘平,1930年11月7日生,湖南湘潭人。1949年参军在部队从事文化工作,60年代初曾在广州美术学院教师进修班进修。历任文工团员、宣传干部、文艺指导员、广州军区政治部美术组组长、1976年调总政文化部负责全军美术、书法领导组织工作。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一、二、三届常务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创作评审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三届常务理事、全国美展评委;中国人民解放军书法创作院副院长等。荣获中国文联授予“从事新中国文艺工作六十年”荣誉证和奖章。
    夏湘平先生工书法,擅绘画,幼承家学,于颜真卿、何绍基、曹全碑、邓石如等碑帖启蒙,而后广临博取。四体皆有涉猎、尤精隶书,夏湘平先生长期从事全军的美术和书法的组织领导工作,在繁忙的公务之暇,仍孜孜不倦地临池和探索,并把绘画的创作理念、结构布局结合运用于书法创作当中,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夏湘平的隶书疏朗秀逸,隶韵草情,意趣生动,自具面貌,世称“夏隶”。数十年来,他深入部队、深入基层创作多幅书画作品,歌颂共产党,歌颂人民军队,歌颂社会主义祖国。他所书巨型石碑《唐山抗震十周年纪念碑》、《汨罗江屈原离骚碑》、《朝阳阁赋碑》等,被中国书法界称为当代隶书的丰碑,必将弘扬千载。其书法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展览,并被许多国家和港澳台地区以及国内博物馆、纪念馆收藏。
    夏湘平的书法探索和成就主要体现在隶书上。在数十年间的临池学习中,他接触了数十种不同书体的字帖,本着“察之尚精、拟之贵似”的原则进行临摹学习,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书法审美品位。在对汉隶的笔法、字法、章法的反复揣摩和心手相应的书写中,他的隶书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创作风格。他拈出《石门颂》体系的脉络神髓,抽象之、夸张之,并着力于书法结体的结构与解构,使得字体呈奇崛之姿、开合之势。同时,其隶书笔法,融合碑的厚重拙朴与帖的巧妙灵活,筋骨崚嶒,具有雕刻感和厚重感,颇有庙堂之气。其隶书的局部笔画还现草书和篆书笔意,堪称“隶韵草情”。“遂觉已步入褒斜道上,侧身于石门左右,时而又遥领庙堂之肃穆”。





夏湘平《翠竹凌云》35cm×135cm 约4.25平尺
年代:2021
质地:纸本
形式:软片
释文:翠竹凌云
钤印:朱文:夏湘平印、肖行印(观音像)
款识:九十一翁夏湘平书




洪厚甜

    洪厚甜,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国家画院专职研究员、中国民主同盟中央美术院副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员、《中国书法报》学术顾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特聘教授、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四川省政协书画研究院副院长、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第十二届四川省政协委员。2007年首届中国书坛兰亭雅集“兰亭七子”之一。2010年被评为“中国十大青年书法家”。2013年入选中国书法家协会“三名工程”。2016年  被评为“中国书法年度‘风云榜’创作实力人物”。
    洪厚甜谈艺自推汉魏以来古调,取法浑穆,其间金石味极为正宗。于书法史作贯通式的研究,复直溯秦汉魏晋,结体典雅考究而气势磅礴,势头来得宏大壮美,渊博淹通,格调高古。所谓工夫深,结体自稳,天资好,落笔便超。





洪厚甜《杜甫・绝句二首》35.2cm×137.2cm 约4.35平尺
年代:2017
质地:纸本
形式:镜心
释文: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钤印:白文:洪厚甜玺 朱文:慧
款识:唐杜甫绝句二首 厚甜






洪厚甜《杜甫·登岳阳楼》69.1cm×70.1cm 约4.36平尺
年代:2017
质地:纸本
形式:软片
释文: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钤印:白文:洪厚甜印 朱文:慧
款识:唐杜甫诗登岳阳楼 厚甜




张志和

    张志和,现为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原为国家行政学院教授,1992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师从当代著名学者启功先生攻读中国古典文献学并学习和研究书法艺术,获文学博士学位。
    其书法作品曾搭载神州六号和神州七号宇宙飞船遨游太空。其书法作品被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馆等国家级收藏机构收藏。张志和教授长期从事历史文化研究,目前受聘于国家行政学院、清华大学等多所大学任客座教授,所开设的文化讲座,注重古为今用,以其具有学术性和思想性而受到广泛好评。
    张志和自幼酷爱书法,临池30余年。多年来,他坚持不懈地致力于学术研究和书法艺术探索,书法创作法度严谨。崇尚刚健清新,疏朗豪爽,安雅洒脱的艺术风格。





张志和《自作诗》49.1cm×33.5cm 约1.48平尺
年代:2017
质地:纸本
形式:软片
释文:后裔射日传神话,李广挽弓没石棱。百步穿杨何须道,神剑腾空起彩虹。
钤印:白文:张 朱文:志和
款识:丁酉之春 张志和





 
张志和《惠风和畅》69.2cm×68.9cm 约4.29平尺
年代:2019
质地:纸本
形式:软片
释文:惠风和畅
钤印:白文:张志和印 朱文:邓州人
款识:龙集乙亥


 

张公者

    张公者,亦署旭光、弓者,号容堂。1967年生于辽宁兴城。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张公者工作室导师,北京语言大学兼职教授,北京大学书法研究所特聘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院研究员,西安交通大学研究员。曾在“第四届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中获奖,在“第五届全国书法篆刻展”中获“全国奖”。多次策划主持学术论坛、书画活动与展览评选,主编艺术类图书。曾发表数十万字的学术论文及创作随笔。
    张公者之书,尤擅篆书、行楷和行草。一个优秀的篆刻家,其笔下的篆书必定不同凡响。张公者的篆书,与其篆刻字法一脉相承,相辅相成。其篆书从秦诏版、汉《祀三公山碑》、汉碑额、镜铭、瓦当文字中汲取营养,又参以己意变通之。其篆书线条修长挺拔,又不失浑厚;结体夸张变形,又收放自如。在章法处理上一如其篆刻作品,参差错落,浑然一体,有一种气象峥嵘的意境。其行楷则得益于颜体,作品郁勃雄强、大气从容,尽显其个性与真性情。





张公者《念无量寿佛,持上等善心。》138.2cm×35.1cm×2 约8.73平尺
年代:2016
质地:纸本
形式:软片
释文:念无量寿佛,持上等善心。
钤印:白文:张公者印 朱文:容堂
款识:佛历两千五百六十年 容堂张公者






张公者《苏轼(传)人生乐事之:接客不着衣冠》34.6cm×138.1cm 约4.30平尺
年代:2016
质地:纸本
形式:镜心
释文:世人以为坡翁此乐不雅,真不知翁之乐也。可不着衣冠而接者,必为知己。故坡翁之乐非乐不着衣冠之乐,乃乐知己之至之乐也。
钤印:白文:张公者 朱文:容堂
款识:丙申八月初三日容堂张公者识




孟繁禧

    孟繁禧,我国当代著名书法家。1954年出生于北京,祖籍山东章丘。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培训中心教授、北京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海淀区书法家协会主席。自幼潜心学习书法,受教于康雍先生,尤擅欧体楷书。供职于国家京剧院。
    孟繁禧的书法作品,保留了欧楷方正的体势,笔画却多了些圆润和婉转,少了些锋芒。他注重兼容并蓄,广收博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书风。





孟繁禧《黄庭坚・题子瞻墨竹》69.7cm×137.4cm 约8.62平尺
年代:2020
质地:纸本
形式:软片
释文:眼入毫端写竹真,枝掀叶举是精神。因知幻化出无象,问取人间老斫轮。
钤印:白文:孟繁禧印 朱文:谦受益
款识:宋・黄庭坚诗 题子瞻墨竹 庚子夏日孟繁禧书






孟繁禧《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第一首》69.7cm×137.2cm 约8.61平尺
年代:2020
质地:纸本
形式:软片
释文: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钤印:白文:孟繁禧印 朱文:谦受益
款识:宋・苏轼诗 时在庚子夏日孟繁禧书




孟繁禧《欧阳修·丰乐亭游春(其三)》69.1cm×137.6cm 约8.56平尺
年代:2020
质地:纸本
形式:软片
释文: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钤印:白文:孟繁禧印 朱文:谦受益
款识:宋・欧阳修诗丰乐亭游春 庚子夏日孟繁禧书




倪文东

    倪文东,1957年出生,陕西黄陵人。1982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书法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长城书画研究院院长,京师印社社长。曾任教育部艺术学理论教学指导委员,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委员、教育委员会委员,陕西省青年联合会委员、陕西省青年书协副主席、西北大学艺术系教授。从事书法教学、创作和研究工作30余年,出版书法专著、教材、大型工具书30余部,发表论文20多篇。
    担任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教育奖评委,教育部人文社科奖评委、优秀博士论文通讯评委;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项目评委,中国书协培训中心优秀学员奖评委,书法报全国少儿书画大赛评委。
    书法教学成果三次获得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2014年被评为北京师范大学教学名师;
    2016年被评为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教学特等奖。
    曾在北京、西安、太原、黄陵、新疆和台湾举办个人书法篆刻展览;书法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炎黄艺术馆、陕西美术博物馆、清华大学、西安碑林博物馆等收藏。
    倪文东的书法兼擅诸体,尤以篆隶见长。其隶书得法于汉隶诸碑,尤其与《莱子侯刻石》《石门颂》趣味相通。历“不惑”而“知天命”又至“耳顺”,随着性格的沉着与内敛,其书作更呈现出一种开张雄放、苍浑果敢的气质,更加注重用笔的涩势和干湿浓淡的变化,逐渐摆脱了以往平正、温和、秀劲、清丽的特点。于沉着中积攒力量,于内敛中孕育奇变,性格上的内敛带来了艺术上的释放。两者的完美契合,共同造就了倪文东先生于艺术创作中的自在与泰然。





倪文东《远想出宏域,高步超常伦。》80.8cm×20.3cm×2 约2.95平尺
年代:2017
质地:纸本
形式:软片
释文:远想出宏域,高步超常伦。
钤印:白文:黄陵倪氏
款识:江淹杂体诗嵇中散康 丁酉春倪文东于京华






倪文东《长歌行·汉乐府诗句》69.4cm×67.1cm 约4.19平尺
年代:2017
质地:纸本
形式:镜心
释文: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钤印:白文:文东之玺
款识:汉乐府诗句 倪文东篆书



 
高军法

    1962年出生于山东淄博。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五、六、七届理事,全国书法大展评审委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北京华文众合书画教育研究院院长,中国楹联学会传统文化研究院顾问。解放军书法创作院艺术委员会委员兼组联部主任,总参谋部美术书法创作院副院长,总参谋部书法创作院常务副院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客座教授。
    首届全国公安民警书法大赛评委,全军第四届书法展评委,首届“长江杯”全国书法大展评委,第三届“四堂杯”全国书法大赛评委,首届“朝圣敦煌”全国书法大展评委。
    1987年毕业于中国书画研究社高研班,后自修首都师范大学书法专业课程。书法从唐楷入手,后追研“二王”书风, 广搜博取,师古不泥,碑帖兼容,渐成以涩笔求遒劲,漫笔求灵动,润笔求隽秀的个人艺术风格。
    2002年,为纪念焦裕禄诞辰80周年,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在军事博物馆举办“高军法百屏书法展”。多次在国展、全军展中获奖。其行书作品被国家博物馆和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
    高军法广泛吸收,综合提炼笔法,强化适合于自己的语言特征,促使书法风格鲜明,见解独到。做大字刚健,以碑的朴茂得力扛九鼎之势,毛笔在宣纸上来回穿梭,爽快俊丽,线条的提按顿挫在瞬间交代清楚,这是多年苦练的积累。高军法的大字有很强的金石气,取磨崖石刻的开合纵逸,小字则换用另外一种方式,技巧的娴熟与多元,让他的书法艺术走进了广阔深邃的创造佳境。





高军法《常乐慈悲性欢喜,其心善软恒清凉。》137.8cm×34.5cm×2 约8.56平尺
年代:2016
质地:纸本
形式:软片
释文:常乐慈悲性欢喜,其心善软恒清凉。
钤印:白文:高军法印
款识:丙申初冬 高军法书






高军法《观书有感》69.7cm×138.2cm 约8.67平尺
年代:2020
质地:纸本
形式:软片
释文: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钤印:白文:军法之印
款识:录朱熹诗一首 庚子十二月于北京


 

徐右冰

    徐右冰,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西安碑林博馆荣誉馆员,国家一级美术师。
    2012年中国书法十杰;2013中国书画年度人物;2015全国十大青年书法家;2017年度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获得者。
    2018年书画频道《一日一书》主讲老师(17集);2019年书画频道《名家临碑帖》主讲老师(36集)。
    曾获全国各类书法大赛百余项大奖、最高奖。
    全国第十届、第十一届书法篆刻展全国奖;中国书法兰亭奖第三届提名奖、第四届三等奖、第五届佳作奖、第六届银奖(金奖空奖);全国第三届草书大展最高奖;全国第二届手卷书法大展最高奖;中国书法海选擂台总决赛状元;中国海西书画大展赛金奖;全国首届心经大奖赛特等奖;全国好风相从册页大赛特等奖;中国书法百强榜一等奖;首届中国书法院奖总冠军;等。
    中宣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骨干班成员。
    中国文联全国新文艺拔尖人才评选第三届、第四届终评评委。
    中国文联全国新文艺拔尖人才骨干班第二届成员。
    中国书协国学修养与书法首届骨干班成员。
    中央美术学院第二届兰亭班成员。
    中国书协展览监委、评委。  
    老佛堂励志奖学金创办人。
    徐右冰的书法如风流倜傥的翩翩少年,气格充悦,又有一种“风行雨散,润色开花”的境界,他的草书很有性情,技法一流,能够写得一手大气磅礴草书的书法家不多,而能够凭此获得兰亭奖的年轻书法家更是寥寥无几,而他却凭借精湛的书法技艺斩获了第六届书法兰亭奖,连书法家曹宝麟都对其赞叹不已。





徐右冰《翡翠》70.1cm×138.2cm 约8.72平尺
年代:2018
质地:纸本
形式:软片
释文:莎草江汀漫晚潮,翠华香扑水光遥。玉楼春暖笙歌夜,妆点花钿上舞翘。
钤印:白文:徐仁水
款识:唐彦谦诗一首 戊戌春月右冰






徐右冰《咏马(其一)》70.1cm×138.1cm 约8.71平尺
质地:纸本
形式:镜心
释文:崚嶒高耸骨如山,远放春郊苜蓿间。百战沙场汗流血,梦魂犹在玉门关。
钤印:白文:徐仁水
款识:唐彦谦诗 右冰




张红春

    张红春,女,1966年9月生于陕西延安,祖籍河南,中国当代书法家、散文作者、诗人。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女书法家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陕西省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民盟盟员,政协第十一、十二届陕西省委员会委员、陕西省文史馆研究员;西北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长安大学兼职教授、陕西师范大学书法研究院兼职研究员,陕西省第十届“巾帼十杰”,民盟中央书画院理事,北京大学访问学者。
    2009.12 获中国书协举办的“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奖。
    2013.5 浙江台州《书法报》“兰亭诸子”擂台赛,获《书法报》“兰亭诸子”提名奖。
    2016.3 被中国书协评为“万名书法家送万‘福’进万家”下基层公益活动先进个人。
    2017.6 《雪漱集—张红春诗词书画作品新缉》获“2016年度书法风云榜”书法作品集奖。
    书法作品曾多次在中国书协主办的兰亭奖、全国展、中青展、妇女展、扇面展、中国书协优秀会员作品展等展览中获奖、入展。
    入选中国书协“当代书坛名家系统工程”;
    2016年入选中国书协《中国书法报》评选的“当代中国十大女书法家”,
    1995年、2005年、2016年分别在北京中国美术馆、陕西省美术博物馆、西安可为茶美术举办个人书法作品展;
    并有28讲书法讲座《生命的留言——历代手札精品赏析》、15讲书法创作讲座《一日一书》在书画频道播出。
    作品被国家博物馆、毛主席纪念堂等收藏。
    曾代表中国书协访问日本、韩国等。
    张红春笔墨取法“二王”,兼习米芾,旁涉北碑,重法度而不失神采,畅风流而颇显厚重。在张红春的笔墨下,少有美人迟暮式的遗憾,多见神女无恙般的清雅。四十余年在钤印累累、递藏有序的帖学世界里托钵而行,修成了可圈可点的行书手札面目。





张红春《学书悟语・自作诗》46.1cm×52.4cm 约2.17平尺
年代:2017
质地:纸本
形式:软片
释文:四十年来笔墨耕,如山废纸待经营。春来几度花期过,秋去三番叶季更。就简删繁习篆籀,开花流水练真行。诗心只借薛涛表,法到无为韵自生。
钤印:白文:红春
款识:四十年书法生活小记步韵和友人


 



张红春《故宫观石渠宝笈有感·自作诗 》34.7cm×137.4cm 约4.29平尺
质地:纸本
形式:软片
释文:金风十月绣京华,鸽哨碧空柳摆斜。紫极朱门说往事,丹青翰墨纪生涯。石渠宝笈列珍品,晓月初阳看暮鸦。真面汴京撩众目,人龙排过午门遐。
钤印:白文:红春
款识:京华十月,秋高气爽。故宫武英殿书画馆展出宋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王珣《伯远帖》、赵孟頫《洛神赋》等国家级文物。观者如云,排队等待时逾六时以上,有观者沐晨曦至,天将暮仍未得见。余有一睹之幸,幸甚!

 


方放

    方放,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工作室导师,北京书法家协会理事,书画频道「一日一书」栏目主讲人之一。被评为北京市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二零一七年度中国书法风云榜最具潜力创作人物。
    书法作品获奖:第五届全国妇女书法作品展最高奖;「农行杯」首届中国电视书法大奖赛二等奖;日本高野山书道协会奖;中日女子书法大赛银奖;
    书法作品入展:第五、六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第十、十一届全国书法篆刻展;现状与理想——当前书法创作学术批评展;源流.时代一一以王羲之为中心的历代法书与当代书法创作展;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书法篆刻作品展;第二届全国行书书法作品展;第二、三届全国册页书法作品展;首届全国书法小品展;首届「西狭颂」全国书法大展;中国「瘗鹤铭奖」全国书法作品展;第一、三届全国妇女书法篆刻作品展;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30周年优秀会员作品展;兰亭百家全国邀请展;第28、29、30届中日友好自作诗书交流展;“中国精神.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书法作品主题创作展;向人民汇报一文质兼美优秀基层书法家创作展;全国书坛国展精英提名展暨高峰论坛;书写时代全国名家书法作品展;新加坡中国当代百家妇女书法邀请展;第二届中日女书法家代表作品展;北京第一、二、三届国际书法双年展;作品及论文发表:《中国书法》《书法》《书法报》《书法导报》《青少年书法报》《光明日报》《中国书法学报》《中国文化报》《北京文艺》《北京青年报》等报刊杂志,出版《黄自元楷书字谱》、中国书法家协会“经典寻绎”书法篆刻临摹教学视频节目行书篇“韭花帖”等。作品被新加坡书法中心等单位收藏。
    方放的作品讲究章法,颇有两王的风韵,他精通楷、行、草、隶书等字体,尤其擅长行草,其行书笔法灵动,运笔如行云流水,草书又狂而不乱,外松内紧,书法功底十分深厚。

 



方放《人间词话·卷(三十则)》34.8cm×94.2cm 约2.95平尺
年代:2016
质地:纸本
形式:镜心
释文: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自然中之物,互相关系,互相限制。然其写之于文学及美术中也,必遗其关系限制之处。故写实家亦理想家也。又虽如何虚构之境,其材料必求之于自然,而其构造亦必从自然之法律。故理想家亦写实家也。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
钤印:朱文:方放信印、好云楼、方
款识:人间词话节录 丙申冬月好云楼方放书






方放《闲心清赏(长卷)·自作诗》30.1cm×85.1cm 约2.31平尺
年代:2016
质地:纸本
形式:软片
释文:今日读摩诘诗,“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诗中山水佳境,以闲心清赏,是月入我心,还是我心是月?何是我心,闲看桂花,花自落,何是我心?但了了清明无昧,如江水映月,宝镜照花,非闲庭小唱,亦非幽舍馀音,此是何境?这便是无我之心所展现的对自然之境的观照,在这里没有偏执取舍,只有当下的展现。
桂花点点,山鸟声声,涵容著诗人最深切的生命情谊,如庄子之为蝶,为花,两个惺惺相惜的生命,互相默契,互相点头一笑。
这微妙的拨动心弦的一瞬,我空,山空,非花,非月,泯然如是。
钤印:白文:观云 朱文:方放信印、好云楼
款识:闲心清赏一则 丙申 好云楼方放书

 
翠竹凌云——书法名家精品拍卖专场于5月22日21:00截拍。
微信搜索“书画频道在线”,一键参与竞拍,开启艺术人生。

分享到: 微信 更多
光盘销售 | 现代书画   [更多]艺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