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客户端官方微信号 WAP版 登录注册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书画频道-美术新闻

展讯 | “从大海到大山”李宝林艺术研究与捐赠展暨“大山回响”李宝林师生作品展 2025年03月24日   来源:书画频道   浏览量:719



主办单位
中国国家画院

承办单位
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
《中国美术报》社

展览时间
2025年3月29日—4月13日

开幕时间
2025年3月29日10:00
(当日活动凭主办方邀请函或请柬参加)

展览地点
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东楼展区一层
(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54号)



前言

中国国家画院肩负着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责任。2024年以来,中国国家画院收藏了蒋兆和、刘开渠、丰子恺等艺术前辈的经典作品,形成以经典收藏引领经典创作的学术体系,建立起“经典引领 品格立院”的学术标准。

李宝林先生是当代中国画坛的杰出代表人物,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现任中国国家画院院务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山画会名誉会长、中国画学会名誉副会长、李可染画院名誉院长、李可染艺术基金会名誉副理事长。作品多次获奖,并被多馆收藏。

李宝林先生的艺术生涯始于“大海”。“大海”赋予李宝林先生艺术的气质。20世纪60年代起,李宝林先生在长达28年的海军军旅生涯中创作了一大批军事题材和万里海疆风情题材人物画。展览中《闽海石城》《从初一到十五》《大会师》等早期人物画作品,既有表达历史感的大场面,也有展现使他内心感动的平凡人物的小画作。那些被海风浸润的笔触,既是时代记忆的定格,亦是艺术初心的起点。

“大山”铸就了李宝林先生艺术的魂魄。展览中呈现的《祁连风骨》《疆山铁铸》《黄河古风》等山水画创作,展现了先生从人物画向山水画的转型轨迹。20世纪90年代,李宝林先生转业到中国画研究院,开始了更深层面的艺术思考和更新的笔墨追求。步入晚年的李宝林先生,其艺术境界愈发显现出大道至简的哲思。他的大写意山水反映了时代刚健雄强的精神,他的艺术探索折射出中国画经久不衰的生命活力。

李宝林先生将51件精品力作捐赠与中国国家画院,为国家所用,普惠于大众,体现了“为人民创作”的崇高艺术品格。这是中国国家画院又一次重要入藏,极大提升了画院藏品的学术水平,更为繁荣当代美术创作和研究、推动优秀成果的推广传播贡献了重要力量。中国国家画院将持续做好李宝林先生作品的收藏、保护工作,深入挖掘其丰富内涵和学术价值,展示先生的艺术人生与思想,彰显先生的爱国、爱民的家国情怀,引领新时代的美术家向往经典、学习经典、成为经典。

从碧波万顷的海疆,到壁立千仞的峰峦,都在先生笔下化作大山大海的雄浑交响。愿用这场跨越山海的艺术对话,致敬李宝林先生的艺术人生。

刘万鸣
中国国家画院院长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山水蕴藏着人对大自然的深厚、宽广甚至悲怆的情怀。而我要追寻的,则是那几千年屹立不动的大山所展现的无与伦比的永恒与博大,无可名状的沉默与悲壮。

 ——李宝林



李宝林

现任中国国家画院院务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山画会名誉会长、中国画学会名誉副会长、李可染画院名誉院长、李可染艺术基金会名誉副理事长。

1936年生于吉林四平。196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1963—1990年任中国人民海军政治部创作室创作员,并负责海军美术创作研究工作,作品参加历届全军美展并担任评委。1990—1996年任中国画研究院(现为中国国家画院)专职画家、创作研究部负责人。曾先后出席第四届全国文学艺术家代表大会,第三、第四届全国美术家代表大会,担任第九、第十届全国美展评委;国务院原文化部高级职称评审委员;第一至三届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作品入选第六至十届全国美展、百年中国画展、北京当代国画优秀作品展,并在巴黎、维也纳、吉隆坡,以及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等举办个展。出版有《李宝林画集》《李宝林人物画集1958—1988》《北京当代国画优秀作品集——李宝林》《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李宝林》《大山回响——李宝林画集》《远山呼唤——李宝林八十艺术》等,入编《中国现代美术全集》国画人物、山水卷。




耄耋感言


从大海到大山,

是我的人生历程,

也是我人生的追求。

人应该有大海一样的胸怀,

大山一样的境界。

从艺犹如登山,

登上一座山,

前面还有更高的山。

山路崎岖,心无羁绊。

尽心尽力、顺其自然是我的人生格言。


李宝林




部分展出作品


李宝林 闽海石城 130×267cm 1983年


李宝林 从初一到十五 150×140cm 1986年




主办单位
中国国家画院

承办单位
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
李可染画院
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山画会

展览时间
2025年3月29日—4月13日

开幕时间
2025年3月29日10:00
(当日活动凭主办方邀请函或请柬参加)

展览地点
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东楼展区三层
(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54号)




北宋张载在《‌横渠语录》中写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中国士子传统的家国天下观,赓续至今,成为一种优秀的文化传统,被当代知识分子传承发展。

从白石老人的“客中月光照家山”,到可染先生的“为祖国河山立传”,再到宝林老师的“大山回响”,中国山水文化精神的艺术文脉,在一代代艺术家笔下,薪火相传,并发扬光大。

今天,我们这一代满怀对祖国山河无限热爱的赤子之情,投入大山的怀抱,秉承可染先生“山水画是对祖国、对家乡的歌颂”的艺术理想,在宝林老师的带领下,跋涉在艺术之路上,聆听“大山的回响”。

宝林老师的艺术思想,是对中国美术史上无数杰出艺术家审美理想的继承和发展。他将诗意与画意完美融合,将自然景观与人的精神世界紧密结合;以中国山水画的艺术语言,诠释中国文化的博大与崇高。以画言志、以画抒情。宝林老师在大山中获得激情、启迪和感悟,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尽热情谱写成宏大的时代交响、豪迈的大山回响。这是他献给祖国母亲的一片赤子之心。

在宝林老师的艺术思想引领下,学生们在山水画的创作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且各有建树。此次师生展,是一次艺术探索的阶段性成果展示。我们谨记宝林老师的教导:“师承不仅是技艺的传承,更重要的是事业和精神的传承。”在这里,我们见证宝林老师深厚的艺术造诣,更能目睹新一代艺术家们的创新与突破,他们以各自独特的视角和笔触,或豪放洒脱,或细腻婉约,描绘着心中的山水意象,传递着对大自然的敬畏与热爱。这次师生作品展的每一幅作品,都像是一个个饱含生命热情的音符,共同奏响了一曲“大山回响”的壮丽乐章。

董继宁
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山画会副会长
湖北省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


部分展出作品


李宝林《关山雪霁图》253×144.5cm 2013-2015年


肖映川《瑞雪》136×136cm 2007年


参展画家名单

(以年龄为序)

李宝林肖映川邓顺成刘友凡周顺恺

吕绍福张国酬詹志峰刘原秦岭

李世银王长水董继宁郭雯杨进民

胡江黄广才王宏陈风新胡文光

段新明卢典胜吴建科王永亮李曦明

张学聪周铭骆旭放梁振华王召海

刘占军冷旭孙剑刘罡蒋彦

张明川崔东湑商守善杨乐友周石峰

王利军徐华翔王国兴郝玉国张宏林

刘如银杨波于军福张兴中贾波

马志刚冯春锁沉浮王莹陈芳桂

林映涛李明刘长鑫李冬赵建军

高荐杨惠东葛宗辉陈素霞李九红

苗壮刘立勇武建军毕利君陈薇

王乘赵玉祥陈美正王清杰李晓婷

唐婵

来源于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

分享到: 微信 更多
光盘销售 | 现代书画   [更多]艺商城
  • 陈晓峰《燕山雪霁系列》(44cm×46cm) ¥3000元
  • 包信源《山高云淡》(70cm×35cm) ¥5000元
  • 包洪波《秋高月明》(49.5cm×49.5cm) ¥5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