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客户端官方微信号 WAP版 登录注册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书画频道-展览预告

展讯|守常达变-朱理存、马振声作品2024年秋季北京展 2024年09月27日   来源:书画频道   浏览量:15553



前 言

朱理存和我从1955年考入中央美院附中开始,在艺术人生的道路上并肩度过六十五载,我们有着共同的理想和信念,我们共同沐浴了时代的阳光和雨露,接受了蹉跎岁月的人生历练。毕生致力于中国画发展的理性思考和实践创作的探索。同时在艺术人生道路上有共同的经历和艺术实践中的个性化发挥做到“和而不同”。

“守常达变”是我们“为人从艺”所追求的境界。也是概括我们艺术人生发展过程的状态。

这次展览分成四部分。

一.寻道,20世纪50-60年代中央美术学院,集中了全国最有名的画家和学者,传道授业解惑,培养美术人才。我们有幸在这里度过了附中、本科、研究生的学习生活。从艺术理论的学习到美术基本功的训练,从美术创作的实践和多方面文化艺术的熏陶和修养,树立了艺术创作“惟精惟一”的经典意识。使我们在传承与发展的创作道路有了一个较高的起点。

二.开悟,20世纪70-80年代,解除了思想上的禁锢,深入体会人间的烟火气息和泥土的芳香。沉浸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采花酿蜜,只要心灵有所触动,便会有感而发,化为诗一般的意境。正像朱理存曾经说过的“我心里有画不完的画,唱不完的歌”。这是我们艺术人生中迎来的第一次艺术创作大丰收。

三.求变,进入90年代,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到了知天命的阶段,对社会、人生、事物的深刻性、复杂性有了更深入地理解。在艺术表现上呈现出多样化的探索和追求。由平淡、自然和谐的美到鲜明强烈的对比的美、由表现性到象征性、再由具象写实到抽象写意……思想认识的成熟与深化带来形式语言的丰富与多样。

四.通会,新世纪的到来,我们进入“耳顺”之年“绚烂至极,归于平淡”。朱理存创作熊猫,组画“从远古走来”表达她对古老生命的敬畏之情,“神闲气静,坐卧随心”是她内心世界的写照。“以心观物,物无大小”古稀之年,随心所欲不逾矩 ,对待一切事物更达观更加通透。

我们的画发自本心,我的生命活在画里。我们关注社会、关注人民,用画笔表达我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代的思考。

感谢各位参观展览,希望观者从中感受到我们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也能在自己的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艺术之路。

马振声
2024年9月26日于北京

艺术家简介



朱理存(1940-2020),祖籍江苏宜兴。1955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附中;1959年附中毕业保送至中央美术学院;1964年央美国画系毕业后到四川省美协从事美术创作。

生前系北京文史馆馆员、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任中国美协理事、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委员、中国工笔画学会创会副会长、中国女画家协会顾问、四川省政协委员、四川省美协副主席等职。作品在国家级大型美展中多次获奖,多次参加国家重大历史题材创作工程,多次在国内外举办个展和联展,多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国家画院、天津博物馆等收藏。作品被编入《中国美术全集现代卷》《现代中国美术全集》《百年中国画展》《中国工笔画展》《全国美展获奖作品集》等大型画册。

出版著作《怎样画熊猫》《我的世界我的画》等“发现生活美、创造艺术美”是朱理存先生艺术之路的信条,她的一生都在追求用绘画表现“真”“善”“美”。





马振声,1939年生于北京,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蒋兆和艺术研究会会长,国家一级美术师。现为重庆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央文史研究馆资深馆员。

其作品以中国水墨人物画为主,善于通过形象地刻画,表现丰富而深刻的人物内心世界。他在艺术创作中始终追求一种沉雄博大、幽微深厚的境界。1999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由中国美协等单位主办“马振声画展”。其作品曾入选第三、四、五、六、七、八、九届全国美展。其中《酒歌图》于1979年获第五届全国美展三等奖,《爱国诗人陆游》于1984年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银奖,《聊斋》于1993年获首届全国中国画展一等奖。众多作品被中国美术馆等单位收藏。出版有“马振声作品集”等。 

九年同窗情
共赴艺术路

1955年至1964年,那是一段温暖如春的日子。


1968年9月 朱理存、马振声结婚时照片

在这九年中,朱理存与马振声在中央美术学院附中至本科就读,并肩同行,同窗共学,并有幸在叶浅予、蒋兆和、李可染等大师门下深入研究中国书画的博大精深。


《叔叔喝水》
朱理存
宣纸 77.3x152.8cm 1973年


《舞蛇图》
马振声
138x68cm 2013年

在中国画界变革的浪潮中,他们在青年时代便确立了弘扬发展中国传统的崇高艺术理想,摆在他们面前的艺术道路似乎很明朗,但还有一些更深刻的问题时时萦绕在他们心上:在这样广袤的中外艺术的原野里,最应被珍视的是什么?在时代与现实的框架之下,如何才能创作出真正有力且美的作品?生活在这个社会上,我们到底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又要做一个什么样的艺术家?

从普罗大众的生活中,他们逐渐寻找到了答案。

南下巴蜀地
扎根群众中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朱理存与马振声先后南下至四川美协工作,将青春与热血献给了这片热土,在美协的组织领导下,他们不断参与当地具有实践性质的基层工作与生活,描绘了大量具有现实意义的题材和作品,将“艺术为政治服务”的创作彻底转向了“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创作。

“对我来说,享受这自然、和谐的感觉,大大超过画画本身”。也因此,擅长工笔画的朱理存提出了“发现生活美、创造艺术美”的艺术主张,强调艺术创作应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她的作品情感细腻,展现出玲珑剔透的内心世界,充满了人性光辉。她坚持“向下扎根”,真切地体验生活、感受生活,用发现美的眼光描绘现实。


《酒歌图》
马振声、朱理存
宣纸 360x90cm 1979年

而马振声始终坚持“以心传心”的创作理念,他所创作的人物形象都具有深刻的精神内核——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在笔墨之外,他更强调人物的精神性,以“理”塑“形”,创作的人物不局限于形,而是有历史和情感温度的人物故事。同时,他一直坚持为“人物立传”,用“向上升华”的精神为笔墨人物注入灵魂。


《凉山需要你们》
马振声
版画 70.5x91.5cm 1975年

交融中西艺
深植本土根

从八十年代开始,中国本土艺术土壤开始更加广泛地与西方接轨。伴随着接踵而来的各类现当代思潮,中国画的现代性转型问题以更加迫切的姿态被艺术界提上了进程。

朱理存开始更加注重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描绘,通过夸张变形的手法表现人物的情绪和内心状态。“画家不能只看到眼睛看到的,而要想把内心的感动表现到极致,就必须发挥审美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所以她以更具浪漫主义情怀的笔墨语言来表现现实性的题材,以写意的手法描绘诗意的生命与无垠的大爱。


《欢腾的高原》
朱理存
1991年

马振声的创作则更加注重笔墨的表现力。他强调笔墨的自由性和表现力,通过灵活多变的笔触和丰富的墨色变化,展现出作品的历史主题和民族情感。


《聊斋》
马振声
迁安桑皮纸 100x100cm 1991年

观物抒胸臆
气韵写自然

世纪之新犹如浪涛争高,吾偏独寻“贯通融会”,这是朱理存与马振声在新世纪艺术创作上的真实写照。随着对生命与艺术理解的升华,他们对生活本真的感悟与精神世界的探求越来越深刻,他们从客观至主观,最后回归本心,渐臻“通会”之境。

“通会之际,人书俱老!”


《回家的路》
朱理存
282x144cm 2008年

朱理存怀着对艺术真挚诚恳的热爱,质朴却壮阔地完成了生命的谢幕,但她里程碑式的经典对后辈之激励、艺术之前进将长流深邃。

“绘画伴随着我的生命,一幅幅作品就是我生命的记录。我的作品在艺术的大花园中,不过是一朵小花或一株小草,微不足道,但它在阳光下闪亮过,在清风中摇曳过……”


《以心观物物无大小》
马振声迁安桑皮纸 
138×68cm 2005年

马振声以心观物,以笔抒气,建立在哲学思想基础上的艺术创造与思想让他的笔下承载无限可能。

“我们是稳健的革新派,传统是我们的基础,创新是我们的时代使命,我们不停在创作,在探索新的语言,新的表现形式……”


2007年 朱理存、马振声内蒙古写生

让我们共同走进朱理存与马振声的艺术世界,跟随他们的脚步,进行一场跨越六十五载的艺术之旅,领略中国画的深邃与生活的美好。



展览时间
2024年9月28日—10月16日

展览地址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艺术中心书画频道美术馆

自驾路线:
由北四环进入北辰东路,由南向北行驶至奥林东路距北五环200米进入辅路,行驶80米左转即到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南园北门停车场;

公交路线:
乘坐快速公交3号线在“仰山桥南”下车,由南园东门进入。

地铁路线:
地铁八号线森林公园南门B口出,进入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南门,右拐沿红色跑道或路标找到 “书画频道”或“森林艺术中心”(步行15-20分钟)。

分享到: 微信 更多
光盘销售 | 现代书画   [更多]艺商城
  • 文房精品套装(9件套)书画频道定制 ¥1680元
  • 杭鸣时粉画作品限量高仿版画《泳装少女》 ¥1800元
  • 香缘紫娟(普洱红茶)大美之春纪念版 ¥1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