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客户端官方微信号 WAP版 登录注册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书画频道-美术新闻

百年党史中的美术:人才篇(下) 2021年07月08日   来源:书画频道   浏览量:4377


回首百年风雨,中国共产党领导文艺发展的百年,是一个不断探索、发展、创造、超越和完善的过程。改革开放不仅是经济与政治体制的全面改革,也是教育和文化的全面复兴。美术教育的方式也从单一依赖学校教育,转变为学校教育为主体,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相辅助的一体化美术教育模式。
1979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对广东、福建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同时批准《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改革开放迈出了历史性脚步。在良好的社会氛围带动下,美术教育也搭上了快速发展的列车,高等美术教育在规模上不断扩充,美术逐渐成为全民享有、全民参与的开放性学科,美育的社会价值得到更充分的体现。

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唯一一所高等美术学校,中央美术学院率先进行教学改革。1979年初,为了适应城市公共环境建设快速发展的社会需求,由侯一民教授主持,成立了高等美术学院中创立最早的壁画专业科系——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1988年经教育部批准正式成立。创建以来,壁画系立足复兴中国壁画辉煌的历史传统,汲取当代世界各国壁画与公共环境艺术的优长,在创造具有民族与时代特色教学与创研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体系,为繁荣当代壁画与公共环境艺术创作造就了一大批优秀专业人才。
此时,远在几百公里外位于辽宁省沈阳市的鲁迅美术学院,则在延安鲁艺精神的传承中,突出现实主义和集体创作。鲁迅美术学院的全景画创作独具优势,全景画反映的是恢宏的战争场面和历史事件,是集体创作、协作、统一、牺牲个人特质的艺术创作,是“鲁美人”反映时代、反映人民、弘扬主旋律的精神写照。
经过83年的发展,鲁迅美术学院现已成长为师资力量雄厚、专业齐全、办学水平和整体实力居全国同类院校前列。从这里走出的朱鸣冈 、孙恩同、马文启、张玉礼等著名艺术家和美术史论家,秉承鲁艺的优良传统,继承 “爱国为民,团结奋进,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新时代鲁艺精神,在社会主义文艺大发展、大繁荣中留下了属于他们的时代印记。

在改革的春风鼓舞下,全国一大批艺术类院校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党的文艺政策,锐意改革,进一步发展壮大。1981年5月20日,国务院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对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博士学位和荣誉博士学位授予标准,促使全国高等艺术学院吹响了教学改革的号角。
作为我国唯一一所国家级综合性学术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在改革浪潮中不断发展。自上世纪50年代起开设第一批研究班,几代学人励精图治、薪火相传,70年来,汇集了包括张庚、王朝闻、周汝昌、冯其庸等在内一大批卓有建树的专家、学者,为国家源源不断地培养各门类艺术研究和创作高端人才。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在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文化艺术教育事业,注重文化艺术人才培养。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把文艺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努力造就一批有影响的各领域文艺领军人物,建设一支宏大的文艺人才队伍。随着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艺术人才规模也急剧扩大。据初步统计,2015年艺术学本科学生人数是1978年的436倍,同年大学本科的招生人数是1978年的34倍。让更多人享有更好、更公平的艺术教育梦想正逐步变为现实。
一年一度的清华美院毕业季是清华学子们放飞艺术梦想的舞台,也是了全民美术教育理念的缩影。清华美院秉持清华大学的学术传统,不断探索综合学科背景下艺术教育的特色与途径,培养了大批适应社会需求的跨界艺术精英,庞薰琹、吴冠中、张仃、白雪石等足以载入中国美术史的大师影响了一代代学人。
2021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清华大学考察,首站来到清华美院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指出,要发挥美术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更多美术元素、艺术元素应用到城乡规划建设中,增强城乡审美韵味、文化品位,把美术成果更好服务于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需求。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国高等院校艺术教育和艺术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让广大美术家、美术教育工作者备受鼓舞、深感责任重大。
艺术教育也是国家提倡的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一部分来自社会组织和高等学校的研究者,正在致力于将“社会艺术教育”作为一个独立于“学校艺术教育”之外的内容体系进行研究,让学校艺术教育和社会艺术教育相融合。

中国美术家协会是由我国各民族美术家组成的人民团体,长期以来,中国美术家协会高度重视中青年艺术家的发掘与培养。 “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 “全国美术作品展”“全国中青年美术作品展”等,通过展览创作加强对中青年创作骨干的引导、培养和扶持,并实施“中国中青年美术家海外研修工程”,在推出优秀作品的同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中青年美术人才。
人才培养机制在艺术机构的探索中逐步完善。中国国家画院前身为成立于1977年的文化部中国画创作组。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创作组”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画研究院。李可染、叶浅予、黄胄、刘勃舒等艺术大师先后担任院长、副院长等领导职务,在创作之余为中国画的继承和发展培养了大批后继人才。
2017年春夏之际,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组织中国国家画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美术学院等五个单位联袂举办“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班”。经过两年的艰辛历练,中国国家画院“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班”的导师和学员们苦尽甘来,成果丰硕,同时也积累了宝贵的创作和教学经验,让参与其中的中青年艺术家得到锻炼。

社会艺术教育的普及,让人们接受艺术教育有了更为多元的渠道选择,艺术人才的培养模式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书画频道立足的美术专业电视媒体的优势,综合电视平台、网络新媒体、移动客户端等立体传播矩阵,通过丰富多彩的节目视频,打造没有围墙的艺术大学,让观众足不出户感受名家风采,成为社会艺术教育的一个成功范例。
进入新时代,美术教育更加贴近时代步伐,更加注重人才的专业素养与文化素养,并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秉持“以人民为中心”“国家形象塑造”的创作理念,彰显文化自信,讴歌伟大时代,创造具有时代气息的史诗般的精品力作,不断从高原迈向高峰!


分享到: 微信 更多
光盘销售 | 现代书画   [更多]艺商城
  • 庞均油画(DVD) ¥90元
  • 经典传承·全国少儿国画大展作品集 ¥580元
  • 上巳雅集——致书圣王羲之的一封信(书法作品集精装限量珍藏 ¥600元